【能源网】分享:新能源投资逻辑已变:资源为王的时代已去,负荷为王的时代来临!
趋势和逻辑是投资决策的判断基础,相信大家都会选择顺势而为,避免逆水行舟!因此,发现产业趋势和判断底层逻辑至关重要!
从当下新能源投资情况看,单一的新能源电站开发模式正逐步失去竞争优势,因其单一的商业模式无法抵抗未来由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电价下降、限电率攀升等重大风险。资源为王的时代渐行渐远,负荷为王的时代悄悄来临。
一、新能源项目开发工作发生转移
新能源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 一阶段是“资源为王”。过去,企业以资源获取为工作,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代价抢资源。
二阶段是“接入为王”。当前,新能源项目,谁能拿到省级电力部门的接入批复,谁就是老大。
第三阶段是“负荷为王”。未来,谁能提供稳定的消纳渠道、稳定的负荷,就地消纳的空间,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前,新能源开发正迈入负荷侧资源挖掘的发展新时期,对于此前以发电侧投资管理为引导的电力企业,面对新能源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开拓负荷市场,提出诸多的挑战。
二、政策引导投资方向转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负荷为王趋势突显
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近两年陆续下发了超过100GW的市场化规模指标,但在这些项目指标中有一个共同特点——需要明确负荷消纳、自发自用。
例如,内蒙古在2023年11月份发布了系列文件,鼓励源网荷储、绿电园区、风光制氢等新能源项目落地,释放了“负荷为王”的信号。
再如,新疆发改委、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2024年3月27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风光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明确表示新能源投资商可以通过氢能、绿色算力、用能替代、低碳产业园等五大路径来配套风、光电站。对于能够新增负荷的产业,新疆就能优先分配风光资源指标。
三、新能源产业投资即将呈现的新业态
一是新能源项目逐步由电量电源向灵活调节性电源转换。为提升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将推进实施系列的“光伏/风电+储能”电站、“光热储能+光伏/风电”、“风电/光伏+制氢醇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新型储能项目。
二是集中式新能源逐步向集中式和分布式齐头并进的局面。新能源加速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到2030年,我国电力在一次能源中占将达到25%,2060年将达到80%。目前分布式光伏占比为43%,而分布式风电仅占全 国风电总装机的3.7%,未来布式风电增长空间巨大。
三是新型电力系统电力平台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随着数字技术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电力系统持续向电子化、数字化、柔性化革新演进。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和分布式微电网的接入将更加友好、更加智慧,更加有效。虚拟电厂将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一时间删除内容!】
信息发布:半途人生
信息来源:今日头条
来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4526038203925003/?log_from=28fe836416f33_1712887770821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